第七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 筼筜书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两岸名家论道

筼筜书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两岸名家论道

2015-12-22 14:59    高级管理员    浏览人数:3381人次

国风雅韵音乐会上演绎汉服礼《礼乐霓裳》

      七年成长,每一届论坛都给与会学者带来新的惊喜。筼筜书院人用了近七年的时光,在传统与当下之间寻找平衡,不断用他们的观察与思考,在弘扬传统文化与构建现代理想人格的探索之路上留下新的注解。

  文化“会通”成亮点

  论坛期间,两岸六十多所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书院同道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当代理想人格以及当代书院等话题进行了广博精深的探讨,思想的火花让筼筜书院熠熠生光。而每届论坛凝结的精神财富,除了这些现场对话激发的学术精粹,还有一本本厚厚的论文集。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支平把今年收录的论文归为三类,其中,对“会通”精神的探讨成为本届论坛上最大的学术亮点。

  88岁的当代思想史家、教育家张岂之先生的文章就直接以《中国文化的会通精神》为题。在他看来,“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教精神以会通为主,诸子百家立论不同,但也有彼此相通的地方。会通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陈鼓应说,早在司马迁之前,先秦典籍如《庄子》、《礼记·曾子问》就记载了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实,儒道两家的“亲密接触”呼应了张岂之先生所提出的中华文化会通性问题。

  今年的论文集中已有诸多学者的文章谈到“会通”,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认为,“会通”重在“开放”。在他看来,传统文化要做到真正的开放既要扩大传播,又要努力完成它在当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为人所用。与会学者在论坛上指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弘扬国学,并不是固守各自学术领域针锋相对,真正的中华文化会通一定是儒释道三家会通,而这个论题也许会成为下届论坛的主题。

  任重道远国学路

  不同于学术研讨时的澎湃激情,学者们在谈到弘扬传统文化的问题时,不免露出几丝愁绪。

  “这几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坏的老人,大家都在议论到底是坏人变老了还是老人变坏了。”葛剑雄说,他做教师51年,最早的学生是1965年的初中生,这些学生如今就到了“坏老人”的年纪。“我就在想,如果他们中间有我的学生呢?当那些本来很文明的学生变得粗鲁无理,你面对这些人完全无能为力时会怎么想。现在有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行为也粗俗、自私,当他们成为成年人、老年人,成为国家栋梁、社会人物时怎么办?他们教育的下一代又会怎样?”葛剑雄说,我们如今已经看到文化恶果,但是真正要消除这些非常难。

  《论语》言“任重而道远”,按照儒家以德治国的理想,从君臣到百姓, 都要以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然后走向治国、平天下的道路。在学者们看来,如今弘扬传统文化同样意味着要“披荆斩棘”,任重而道远。这也是为什么海峡两岸国学论坛、还有筼筜书院这类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它们承担的历史责任、社会责任份量不可估量。

  国学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有赖于学界专家的努力,更关键的力量,在于通过全社会的普及和推广,让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当代社会的百姓心中,这才能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果运用到当今社会的建设当中,“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此重塑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构建中华和谐社会。“第七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现场,前来听讲座、音乐会,观看画展的市民络绎不绝,筼筜书院对诸多普通百姓国学热情的带动,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建构现代理想人格

  十多年前,当筼筜书院还只存在于构想中时,中国书院研究中心主任、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曾与现在的筼筜书院院长王维生有过一次会面,谈筼筜书院做什么、怎么做、着力点在哪里。邓洪波说,当时他曾开玩笑说筼筜书院就是“无中生有”。如今,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筼筜书院举办的活动,邓洪波肯定了它的成长:“这里有学术的高度,也有接地气的文化传播活动,海峡两岸国学论坛仅用七届就成长为非常好的品牌,在全国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执行力的典范。”

  那些初到的书院同道,还有初次参加论坛的两岸学者都对这座书院“一见钟情”。不仅因为白鹭洲头美丽的自然环境,更多的是看到了筼筜书院在弘扬国学中脚踏实地付出及取得的成绩。“我有留意到论坛期间来了诸多学生、社会志工,这表示书院汇聚了社会上一批有志一同的朋友,形成文化园地。”台湾华梵大学校长朱建民说,筼筜书院未来不仅是学术当代“稷下学宫”,更将成为文化生活的现代“稷下学宫”。

  王维生用“筚路蓝缕”四个字感概筼筜书院的来时路。从摸着石头过河到现代书院的良好典范,筼筜书院成长踏出的每一步都沉重而响亮。王维生说,未来筼筜书院在继续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还将努力构建现代理想人格理论,重塑“新君子之道”。国学修身,在儒释道三家会通的前提下,通过对经典的研习修内化,通过对古代礼仪的了解外化修养,真正意义上让国学融入现代人的一言一行。而在本届论坛上成立的筼筜书院国画院、筼筜书院国乐社,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国学六艺” 体验馆,都将成为筼筜书院现代人格构建之路上的坐标。

  德不孤,必有邻。经过七届不懈努力,“海峡两岸国学论坛”这一品牌愈加靓丽,筼筜书院人也将不断奋进,让筼筜书院继续成为中国现代书院发展的一个良好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