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雅奏,弦歌不辍
今年的筼筜书院“筼筜明月夜中秋音乐会”,主题是“光风霁月”,取朱熹“月出澄余景,川明发素光”之意,9月7日如期在筼筜书院的中庭举行。天气预报中,之前可能有影响的两个台风,神奇地一个消失,一个改道,这场聚集在传统宅院中庭里的音乐会,在老天的眷顾下,澄明、祥和而圆满。
音乐会音响、灯光、彩排等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都是配合多年的专业团队,灯光在什么位置、需要什么舞台效果、乐器摆放什么位置、针对各乐师特点音响临场如何调整,演职人员与后台人员在下午的彩排中充分沟通,现场配合默契,为音乐会的整体呈现功不可没。还有网上报名的志愿者,帮忙剧务、检票、维持现场秩序,在此也一并致谢。
开场是暑期琴歌班的同学合作的琴歌《静夜思》,由卢毓文作曲,李凤云改编、修订指法。曲子不难,但是多人节目,需要相对整齐划一的节奏,几位学员在正式表演前非常认真地在后台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带着对诗词的理解,用缓慢的节奏和声音演绎出独在异乡的李白月下思乡的那份深情和淡淡的落寞。琴歌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传统,诗三百,古而有弦歌,孔子一一弹奏,礼乐由此而述,备王道,成六艺。而诗词配上古琴曲,正如良马配好鞍,可以相得益彰。
开场李白思乡的月光就洒满了中庭,厦门筼筜书院创院院长、同安朱子书院创院院长王维生先生首先致辞,介绍筼筜书院自2005年开始规划设计、2009年7月落成以来,已满10周年时间,不仅传播弘扬经典,也承传琴棋书画传统艺术。2017年金砖会议后,筼筜书院搬到中公园,筼筜书院全体师生克服场地的困难,秉持初心,致力传统文化的教习。他寄语音乐会,希望市民在亲近经典之余,也能亲近琴棋书画等国学艺术,感受传统文人的生活方式,并祝愿市民月圆人团圆,幸福美满。
本场音乐会的主持人由宋颖担当,她也是厦门音乐广播《我爱古诗词》的节目主持人、撰稿人、自媒体网络概念电台、微信公众号动物FM项目发起人、负责人、主播大山雀,厦门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在读),作为本场音乐会“主播”,她的音质宁静,主持端庄大方,赏心悦目。
楚风老师和瑛华老师合作的古琴配乐诗文朗诵《归去来兮辞》把大家的情绪带到了东晋时陶渊明的东篱时光,骨鲠在喉的陶潜,不应时事,返身为农,带月荷锄归、飞鸟相与还的生活,让他退隐后的诗文明白冼练,通透澄澈,成为魏晋时期一座文学高峰,而与此相映照的同名古琴曲系出《真传正宗琴谱》,由成公亮老师弹奏记谱,时而沉郁,时而通达,尤其泛音一段,将陶渊明久囿樊笼中,忽得返自然的愉悦心境展露无遗。
《碧涧流泉》相传为宋代朱紫阳所作,出自《古冈遗谱》,为宋朝皇室被迫从临安南迁时遗留下来的古琴谱。清道光年间,广东新会(古冈)人黄景星辑编了《悟雪山房琴谱》中也收集了这首曲子,也被称为“小《流水》 ”。这首岭南琴派经典曲目,虚实相应,音乐会上由卢文钢老师演绎,全曲七段,从一弦十三徽外沉着的按音开始,如两山夹峙,绿意之中,泉水潺湲而出,初始点滴汇成涓涓清流,二三段,或遇奇峰异石相阻,呈哽噎迟滞,稍减流畅;于是跌宕起伏,或激流冲荡,或平缓向前。第四段小快板,绕过顽石密集处,豁然开朗,情飞志扬,云天开阔,五段主题重现,时急时缓,过峡穿滩,顺势而为;第六段峰回路转,重回平静,而眼界已然开阔,丰沛充盈。尾声部分,用一段泛音,余音缭绕,意味无穷。
眼耳鼻舌身意,是我们感知世界的媒介,全方位所感形成画面印在心头,ALVA(舞者)和她合作的乐师LOKEY(手碟、雨棍)、何泓滨(洞箫、澳洲长管)、王进鑫(中阮)联合,在台前一段清越悦心的乐语对话中,乐者用乐器鼓声,舞者以身体作画,因本音乐会场域时空即兴而起的乐舞,在全场所打的蓝色光中,与周边建筑、环境、乐音、肢体、感官全然合一,用音乐和舞姿描绘一个澄澈、纯粹的世界。
程鸿媛老师带来的《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古琴琴歌。程老师用的是陈重的演奏谱,李凤云记谱整理。《真传正宗琴谱》言及本曲垂情于话别者。长亭柳依依,挚友同心相契,而祖道都门,去辙莫挽,袂分于咫尺,情睽于千里,对景伤悲,因柳色而兴思,擎金樽以恋旧,而旅次幽怀,未卜归期于何日。聆其音者,起故人相惜之悲。
楚风老师和古筝陈盈嘉老师合作《念奴娇·中秋》。苏轼之前因“乌台诗案”被诽下狱,若非太后求情,险些被处死。此后风雨飘摇,曾谪居于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职位低微,也无实权,他在赤壁矶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等诗文,寄情山水,抒发郁闷情怀。所幸友人助其在城东开垦坡地,由此而名“东坡居士”。一个中秋夜,他创作了《念奴娇·中秋》,月下独酌,望长空万里,沐冷月清辉,羡仙驾乘鸾,醉饮狂歌中,唯有明月证其心怀,仕途上的坎坷,现实的严酷,似乎已泯其鲲鹏之志,而让他向往明净的月宫,把横笛吹彻云霄了。楚风老师声情并茂,演绎出苏轼其时愤郁之中寻求抒怀的情绪。
《梅花三弄》是筼筜书院两位美女老师的联袂演出,由瑛华老师按吴景略演奏谱演奏古琴,丁玎老师表演插花。瑛华老师平缓有致的古琴演奏中,丁玎老师插剪出两枝傲雪白梅,在百合、绿植叶映衬下,愈显骨格有节、冰清玉洁。《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相传为东晋桓伊改古笛曲《落梅曲》,为《梅花三弄》,后由唐颜师古谱为琴曲。“三弄”指的是三个变奏,通过在古琴不同徽位的泛音弹奏三次,演绎梅花的清奇高洁。梅花雪夜,多少清奇趣;松篁梅友,岁寒同心伴。龙门丝桐,金徽玉轸,振动虚空西复东。《易》中理,浩渺梅边,读雪霜晓。瀚瀚漫漫,三弄列梅花,梅月交光,迎风洒玉,凌然耐岁寒。
古琴曲《醉渔唱晚》由卢文钢老师演奏,用的是卫仲乐传谱。此曲作者有唐代诗人皮日休、陆龟蒙及“后世隐流”之说,《西麓堂琴统》中记述此曲为卢鲁望与皮日休泛舟松江,见渔父醉歌。遂写此曲。暮色苍茫中,引出主题醉渔哼唱,二、三段不断重复和变奏主题,第四段,夕阳剪影,渔歌断续;第五段,音乐跃入高潮,醉渔豪放不羁,狷狂长啸;第六段,音乐高潮过去之后,变化再现主题,音乐转入深沉,如子在川上曰,如李白拔剑四顾;第七段,下行的旋律连续,音乐逐渐平稳;尾声,急促的泛音,如听江声,惯看风云,和光同尘,超然洒脱,怀古思远,壮怀激烈。
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绵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中正平和。台风稳重大方的程鸿媛老师带来的是管平湖老先生打谱的《流水》(据《天闻阁琴谱》)。这首曲子也曾作为地球访问外星球生物的问候语之一,被带上宇宙飞船。伯牙和子期借琴音谱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佳话,《高山》《流水》本一曲,后分为二曲。《流水》曲中极尽烟波浩淼、奔腾迂回之致;初时,山谷小溪、瀑布,潺湲滴沥,飞溅迸拂,继而幽壑之泉,出山汇流,渐风发水涌、波涛起伏,汪洋注海,势正湍急,有过峡穿滩,掀起惊涛骇浪,奔腾汹涌,不可测度。宇宙恢恢,当俯仰,重徘徊,急流勇退,世事难猜;澄江如练水云长,世虑皆忘,古今昼夜,流尽年华,兴无涯,怀古闲愁供写,千年往事堪嗟。细听昼夜江声,谁辱又谁荣。舒情晚对洞庭,量阔纵横,雁浮鱼落,聊语平生。尾声处,流水朝宗归海,杳然徐逝。
音乐会压轴的曲目是箜篌套曲《袍修罗兰》之《地-醉客伏泥》。该套曲由刘锡津老师创作,根据台湾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愚溪先生的小说《袍修罗兰》中八个属性代表的人物故事谱写而成,以箜篌和管弦乐协奏曲的形式以八个乐章叙述了《袍修罗兰》的爱情故事,作品以《地》、《水》、《火》、《风》、《空》、《见》、《识》、《如来藏》,揭示了佛家所解释的七种物质与精神领域的现象。虽是中国题材的乐曲,但作曲家更多采用中国的五声调式与西洋的调式的巧妙结合,每个乐章都以佛教的意境用空灵、美妙及管弦乐的衬托的音乐语汇来描述该乐章的意境。《地—醉客伏泥》是套曲中的第一首乐曲,仿佛描述一个雄壮威猛的少年,误食发酵之果,于是醉意朦胧,在“严密睡莲”金黄色的花房里沉睡千年……这位少年对发生在身边的爱情和一切美景浑然不觉。本曲改编后,此次由陈盈嘉(箜篌)、洛奇(手鼓、洞箫、风铃)、钱薇(古筝)合奏,曲风或空灵、隽秀、或含蓄、幽深,弦乐的娓娓而诉,鼓音、箫声、风铃的间歇表达,五种乐器的相互对话和场景的圆融自洽,为音乐会曲目表演划上圆满句号。
最后一个环节,是抽奖并考考现场观众的古文根基,把与节目相关的诗句和文字拿出来提问,回答正确者都能得到丁玎老师课堂上小朋友所押的干花做的本子和书签。
清月洒辉,音乐会圆满落幕,与会演职人员和书院领导及观众代表一起合影留念。清音雅奏,弦歌不辍,期待明年中秋与诸君再会筼筜明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