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挺
“我们绝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承袭者而已,我们更肩负着检讨、批判、创新文化的责任;不只是被动地、无意识地承继传统文化的‘客体’而已,我们更是重新评价传统文化,进而创新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传统国学文化的认识,专家的呼吁振聋发聩。
由厦门筼筜书院、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年度国学盛会——第七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11月20日在厦门筼筜书院开幕,论坛紧扣时代发展趋势,深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近百位海峡两岸以及国际学者,深入探索交流中国文化主体性和文化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战略路径与方式,特别探讨了朱子文化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及传统文化与当代理想人格的构建等。
出席本次论坛的著名学者包括,全国政协常委、著名学者葛剑雄先生,著名易学大家、华夏易道研究院马宝善院长,长江学者、北京大学王中江教授,长江学者、华东师大方勇教授等等,囊括了当代国学界精英。
传统文化应在创新中继承
当代思想文化史专家张岂之先生因故未能出席20日的开幕式,但通过代言发表了演讲。他表示,我国古代优良的学术传统,古代思想文化的会通精神,在今天需要从现代意义上去加以理解,海峡两岸的人文学者们在学术研究中应努力做到中外贯通,比如单纯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西学为体,中学为用,都是简单地将中华文化与外国文化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都要克服这样的局限,真正实现民族文化和全人类优秀文化的会通。
台湾著名学者朱高正说,中国的崛起给非西方国家带来了另类选项的期待,对传统的继承应该是鲜活的传统,对过去负责的文化创造,才是真正的文化自由创造,而绝不是墨守成规,德国和日本这两个二战的战败国就是自觉自主完成现代化的鲜活例子,它们现代化的成功都是立足于传统,认真检讨,重新评估,有方向有重点地规划属于自己的现代化蓝图,这种立基于文化主体意识的传统,才是推动现代化的助力。
用乡村儒学重建乡村生态
农村孤寡老人,是现代社会亟待破解的一大命题。论坛上,有专家表示,应尽快构建完整的乡村儒学传播体系,让儒学回归乡土文明本源。
中国社科院儒教研究室副主任赵法生教授将研究视角对准了“乡村儒学”,赵法生说,紧扣孝道主题,从小学生做起,每天给长辈做一件事,或搬凳子,或叠被子,或端便盆,让孩子们从小种下孝的种子。通过儒家的孝道和五论教育,培育民众的人生信仰和价值,重建乡村的人伦秩序和文化生态。
他呼吁,要尽快建立定期化的乡村儒学讲堂,以此为依托,读经典,习礼乐,立乡约,救孤寡,营氛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儒学的内容、组织和传播也需要更新,比如,要从家庭道德理性提升到全社会的公共道德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