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
书院概况
|
学者天地
|
院长寄语
|
院长专栏
媒体筼筜
|
筼筜简讯
|
视觉筼筜
|
学员乐园
|
筼筜感悟
|
经典课程
|
活动回顾
|
书院刊物
青少年经典诵读
|
国学艺术
|
国学经典讲习
|
筼筜武术
|
暑期报名
讲座预告
|
名儒风采
|
讲座视频
活动预告
|
筼筜明月夜系列音乐会
第十二届论坛
第十一届论坛
第十届论坛
第九届论坛
第八届论坛
第七届论坛
第六届论坛
第五届论坛
第四届论坛
第三届论坛
第二届论坛
第一届论坛
青少年经典诵读
|
国学艺术
|
国学经典讲习
|
讲座预告
|
书院活动预告
|
志愿者报名
联系方式
媒体筼筜
筼筜简讯
视觉筼筜
学员乐园
筼筜感悟
媒体筼筜
-
南方周末对书院的报道
南方周末对书院的报道
2014-07-07 11:58
高级管理员 浏览人数:
3712
人次
万万不能化“神奇”为“腐朽”——国学论坛背后的困惑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陈一鸣 发自北京、厦门
2010-12-15 17:17:00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
http://www.infzm.com/content/53534
安阳考古发掘元老石璋如辞世后,台湾“中央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印发了讣闻,封面紫红烫金,内里文字也貌似儒雅考究。
就是这样一份简简单单的讣闻,却被“中研院”历史研究员宋光宇挑出了一大堆毛病——颜色错误,讣闻底色应该是白色;讣闻的开头称“显考”不妥,能称“显考”必须在下葬之后,没有入土之前只能称“亡父、先严”;“护丧妻”一说不妥,《朱子家礼》中亡者的妻子称为“主妇”,而“护丧”指的是丧事的总干事……
大陆人普遍认为台湾地区完整地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然而,在厦门大学和筼筜书院日前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国学论坛”上,宋光宇却不以为然:“如果以《朱子家礼》为标准考察台湾的讣闻,就一个字,乱。”
为了说明台湾的讣闻乱相,宋光宇还展示了一些他认为很怪异的讣闻,其中一份讣闻,家属为表明逝者的政治立场,讣闻封面特意选择了绿色。
两岸同文同种,但在这次论坛上,两岸学者在衣着上却一目了然——不少台湾学者着立领对襟的传统服装,大陆学者则大都西装革履;在国学研究方向的展现上,两岸学者也有明显的区别,台湾学者的话题往往具体而微,深入生活细节;大陆学者更关注“大问题”。
“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在厦门举办前后,南方周末与方太集团联合主办的“青竹简国学论坛”也如期举行,清华大学国学院教授刘东描述了他所感受到的国学热——现在他和他的同事每天都会收到讲学邀请,下至幼儿园,上自国家行政学院,还有无数著名企业,而且付费不薄。按照刘东的说法,这次国学热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民间,下层推动上层,暗合了孔子的话,“礼失求诸野”。
11月27日至28日,首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在厦门举行,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郑卜五身着唐装出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则西装上阵。 (厦门筼筜书院/图)
新娘不用向新郎父母下跪
宋光宇的“讣闻”发现当场引起了争议,有大陆学者开玩笑说,宋是典型的小题大做。宋光宇成了在场记者围追堵截的对象,次日,厦门电视台还专门邀请宋光宇到台里做了一档访谈。
与宋光宇同样来自台湾的龚鹏程现任北大中文系教授,他不约而同谈到了儒学传统在现代丧礼中的应用。马英九担任台北市长时期,龚鹏程曾与同道根据《朱子家礼》制作了《台北市民通用丧葬手册》,并且把丧葬人员培训为“殡葬礼仪师”,现在台北的中式传统丧礼庄严肃穆,“殡葬礼仪师”也变成了有尊严的职业。
2010年11月23日上午,西安市南新街,来自美国的新郎斯皮瑞曼和来自厄瓜多尔的新娘玛蒂娜因为喜欢中国文化,举办了一场中国式的传统婚礼,这对新人身着传统服装,按照习俗拜天地、揭盖头、咬苹果,撒红枣、花生、桂圆、莲子。 (CFP/图)
而余英时的弟子、操着一口流利汉语的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田浩 (Hoyt Cleveland Tilman),则饶有兴趣地讲述了一场经过改造的中式传统婚礼。“世界朱氏联合会”朱杰人教授的儿子举办婚礼,田浩则以人类学的视角,以田野调查的态度出席了那次婚礼。“世界朱氏联合会”志在“继承发扬以朱子(朱熹)为代表的东方优秀传统文化”,三任会长分别由韩国人朱昌均、马来西亚人朱祥南、台湾的朱茂男担任。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朱杰人教授曾多年担任秘书长。儿子举办婚礼时,朱杰人自然想到了《朱子家礼》。
这场婚礼对朱子婚礼进行浓缩处理,把原本延续几天、几个月的各项典礼仪式集中在一个晚上,成为现代版的中式婚礼。
这场婚礼强调告于祖宗,强调新人父母在婚礼中的主导作用,以示中式传统婚礼与西式婚礼的不同。“告于祖宗释放出来的信息是:婚姻不仅是男女双方两个人的事,而且是两个家庭、两个家族之间的事。”田浩解释说。
西式婚礼有证婚人制度,中国则无此传统。现代版保留了交换婚书的仪式。同时吸取民间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夫妻对拜的习俗。
此外,现代版也吸取了西式婚礼中拥抱、亲吻的内容,并以此为整个仪式的终点,将典礼推向高潮。
婚礼将朱熹礼仪中等级化的元素加以柔化,同时也根据时代进步,强化了男女平等观念,新郎向新娘和她母亲下跪表示敬意,新娘却不用向新郎的父母下跪。
礼仪条文要求母亲去整理新娘的衣饰。新娘说,那是她整个婚礼中最为感动的一刻。当母亲帮她整理好衣服并把她的手放到新郎手中时,新娘忍不住流泪了。“相较而言,在婚礼的西式部分,母亲将她交给新郎时她并没有如此感动——即使她的母亲在那个时候拥抱她。”田浩说。
连最功利主义的人都重视传统
在当今大陆,“打倒孔家店”这一想法仍然不乏追随者,而宋光宇不客气地说,沉浸于“三反五反”之中是没有出路的,寻章摘句式的经典批判影响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那么,国学是否与“当代政治正确”有所抵牾?当南方周末记者问及于此,原台湾省主席、“立法院”民进党原总召集人林光华称:“在台湾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一直是正面力量。大同世界本该有共同价值,大陆和台湾更应该有文化上的同理心,多年的政治割裂导致某种程度的传统文化上的陌生感,大陆的有志之士应该改变这个局面。”
在诸多头衔中,林光华特意提及“保忠义民庙联谊会董事长”这个身份,谈到妈祖更是亲切地说“我们林家的妈祖”,对传统文化的钟爱之情溢于言表。
林光华认为,现代社会中,家财万贯却言行粗俗,肯定得不到尊重。台湾有钱人纷纷聘请家教,让孩子学习传统的行为规范:“连最功利主义的人群都重视传统,所以传统肯定有其普遍价值。”
而宋光宇则强调儒家传统不但没有阻碍台湾的发展,而且在近代曾三次拯救台湾。第一次是日据时代,台湾汉人凭借传统文化与当局对抗,“你不准我过年,我就过年;你不准我说汉语,我就说汉语”。
第二次是1950年之后。牟宗三等学者开始思考,为什么在抗日大胜利之后国民党还会迅速丢掉大陆?“朱熹的思想起点之一就是反省北宋为什么在最繁华鼎盛的时刻灭亡了?答案是背离了传统文化。牟宗三等学者的答案与朱熹一样。于是,他们每个周末都开课讲国学,有时候听众多达上千人。在这种反省中,台湾从废墟中重新站起来,昂首阔步向前走。”
第三次拯救,有如林光华所言,是促成了台湾的全面政治转型。
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所长郑卜五认为,真正的儒家思想讲究的是“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如果泛政治化地考察文化,那么不只有儒家可以拿去泛,任何宗教也都可以。好在中国文化从来就不推崇非此即彼的所谓“属灵的战争”,中国文化贵在“化”字。
田浩也不认为国学必然导致落后:“不仅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西方传统文化也一样。用‘先进’、‘落后’来衡量传统文化,未免失之于简单化。”
他强调,发展传统文化是一项自由权利:“中国传统文化本来就是多元的、发展的。朱熹可以改变旧传统,并形成以他为中心的新传统。那么我想,当代中国人也应该有类似的自由。当然,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必须进行一些改造。比如,朱子制定的婚礼如果不做适当修改,现代人就很难接受。现在所说的欧美传统,其实也不是原汁原味的传统,而是经过改造的现代化的传统。欧美可以促成传统现代化,中国当然也可以。”
在经济现代化方面,国学在国外也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都师范大学李均洋教授专门向两岸论坛与会者介绍了被誉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的涩泽荣一(1840-1931),这位经济界巨人功成名就后著有洋洋数十万言的《论语讲义》,他的“论语算盘说”理顺了谋利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对日本的经济现代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学毕业生第一轮遭淘汰,却百分百就业
“中国想在世界上有自己的声音,必须重拾传统。除非你不想进入主流。藏传佛教、日本禅宗已经在世界上占有了很大份额。你自己不说,世界上就不会有中国人的声音。经济那都是过眼云烟,500年以后谁还记得你有多少钱?全盘西化,怎么可能呢?再说西方文化传统也不止一种,你是哪一种西化?”宋光宇说。
从大陆而言,国学虽然热了,但这个热中也有很多困惑,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国学被现代教育体系分割成哲学、历史、文学等学科,犹如把活人大卸八块,分块考察。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孟宪实说,用学科理念把传统经典进行了学科划分,其结果就是打碎了国学的自有体系,问题确实很大。
“人大”国学院的方法是老师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尽可能打破文史哲分类。这一方法得自人大国学院名誉院长冯其庸。冯其庸曾就读于无锡国专,该校诞生于1920年,是“五四”之后所剩无多的国学重镇。该校教学的核心要义就是经典研读。
据悉,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其课程设置除了经史子集外,还包括海外汉学研究、敦煌文书研究、《红楼梦》研究、西域史研究等课程。
“人大”国学专业共需6年,实际上是本硕连读。前4年相当于本科,后两年进入研究生状态,学生自己选择研究方向并与“文史哲”目前的学科设置对接,实际上就是跟现代教育体制对接。
今年人大国学专业第一期学生已经毕业,不到40人的国学毕业生中9个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其他学生百分之百就业,工作单位包括报社、出版社、政府、公司,“反正文科毕业生能做什么我们也能做什么。”孟宪实说。
然而这并不说明国学毕业生具有更强的就业优势。“目前国学还没有学科代码,我们的学生应聘时往往第一轮就会被电脑淘汰。如果能进入复试,我们的毕业生往往就能显示出更强的综合性。所以,我们的第一届毕业生100%就业。”
孟宪实说,人大国学院的近期目标是争取国学的“合法化”,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取得学科代码,解决学位问题。
对于眼下的国学热,孟宪实表示国学没有野心:“国学太弱势了。弱势到谁也不知道这么一回事儿的程度。争取不被抹黑、不被冤枉、不被丑化,就已经很不错了。”
或许是鼓舞于台湾的国学经验,龚鹏程对国学传统在大陆的复苏抱有相当大的热情,他认为,是时候“找回儒家的躯体”了。
龚鹏程认为,甲午战争后,儒学传统开始被抛弃;鲁迅、顾颉刚等人之后,国学被“化神奇为腐朽”,从此就像余英时所说,变成了没有躯体的“游魂”。现在的儒学界,长期以来,只会做哲学思辨与抽象研究,不擅长做结合社会实践的具体工作,亦不重视化民成俗。
让儒学具有躯壳,也就是使之重新进入生活,比如成人礼、婚丧礼仪等人类学认为对人格具有重要重塑作用的“通过仪式”。除此之外,更要在家庭、宗族、乡里复苏。
他尤其提到了旧时乡村劝善互助的“乡约”。过去定期举行的乡约聚会,在龚鹏程看来就是“乡村自治”的一种形式。“梁漱溟先生在山东、河北推动乡村自治,参考的其实就是这个传统。”
更有甚者,龚鹏程还相当大胆地提到了儒学的宗教性复苏。他说,孔教在东南亚盛行,印尼还将其列入正式宗教。大陆目前孔教不享有宗教地位,“颇令东南亚华人儒家信徒怅望不已”。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国学作为一门课程被引入文科教育课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正在进行这样的探索,院长高全喜介绍,该院设立30人的文科实验班实行“通识教育”,把中国的“经史子集”,与古希腊古罗马经典混搭在一起进行教学。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
http://www.infzm.com/content/5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