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2010年8月号·文图】了解一座建筑,需要多久?
我想,若只是游客,走马观花也就够了。但作为一个欣赏者,想触摸其灵魂,则需要一段未知的时间,那也许是一个关于“情怀”的故事。于是,在一个风轻云淡的上午,我们细细地聆听了王维生心中的筼筜书院,一段关于教育情怀的故事。
初见王维生,在他的办公室里,在一扇可饱览筼筜风景的窗前。他身上仍散发着淡淡的书生气,每一句话都说得轻轻的,话间的微笑也淡淡的。如此对话,让我的思绪,似乎又回到刚刚探访过的筼筜书院中。
对于这座位于筼筜湖畔的书院,王维生这样描述它的美——远看很传统,近看很现代,走进很地道。
表情一 远看很传统
生长于水边的大竹,名曰“筼筜”,两个字尽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和唯美。从此这片立于水上、隐于竹林的幽静之地,便有了“筼筜”之名。遥想大清朝“万顷筼筜水接天,夜来渔火出云烟”的磅礴,回望如今“厦门城市客厅”的雅致,“筼筜”已成为厦门人心中镌刻的历史与传承。于是,有国学书院新立于此,名曰“筼筜书院”。
徒步穿过竹林小路,眼前豁然开朗:草碧入湖,湖青接天,一座古韵闽南风格的建筑翩然入目,门楣上一方匾额,由右至左书写“筼筜书院”。恍惚间,似有盘发、长衫、背手的书生,踱步而出,在阳光下真真切切。
如今身兼数职的王维生,提起创办书院的初衷,微微一笑,“我就是学教育出身的,上世纪90年代,我做了9年老师。也许,心中还是有种教育情结吧,而且书院与厦门文化之城的发展也是不谋而合的”。于是,在传统书院功能几近被现代教育取代的今天,书院成为厦门文化之城的新脚步,更是王维生教育情结的抒写。在王维生的人生规划中,45岁应该回归本行。“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做教育,我很开心,所以一定要做好。”
2005年底,筼筜书院进入筹备阶段,经过3年多的建设、准备,于2009年7月正式启用。一座既融合中国古书院格局,又借鉴闽南建筑风格的国学书院,出现在厦门人眼中,颇具中国传统书院的神情。
“筼筜书院的建筑,就是要神似。传统的书院都是在深山老林里,清幽、静谧。现代书院要匹配城市文化格调,但一定要保持传统,所以筼筜书院选址在厦门的城市客厅,独具地理优势。”王维生如是说,“我们在建设前,曾考察过白鹭洲书院、孔庙等传统书院。”
在书院的国学课堂,我们看见久违的国学经典,更有琴、棋、书、画等课程。至今,筼筜书院开课一年有余,作为历史悠久的教育机构的传承,它已经在这座文化之城、艺术之城,被更多的人接受,而令王维生欣慰的是,在关注?书院的人中,不仅有文人雅士,更有许多普通市民。书院里有一对“每场(讲座)必来”的夫妻,更让他坚信自己的方向。
穿过书院正门,一路走过讲堂、学堂、展廊,白墙青瓦,曲栏朱槛,红木桌椅,一一映入眼帘。流连其间,似有孩童稚嫩的声音回荡耳畔:人之初、性本善……
表情二 近看很现代
走过筼筜书院,脑袋里最直接的印象只有四个字:古香古色,但王维生却说“在材料上,她是非常现代化的一个建筑”。追随“现代”这两个字,我们离筼筜书院更近了一步。
“大家看到的古朴建筑,其实大量采用了现代建筑材料跟装饰的形式。比如这个瓦当,远看是传统的琉璃瓦结构,但实际上是采用了一些现代的铝合金管的装饰材料”。除此之外,钢结构的建筑“骨架”、透明的落地玻璃,无不让人看到筼筜书院作为现代建筑的特征。
“新材旧貌”让筼筜书院拥有了传统学院的气息和音容,却也让这座现代书院不失“现代”元素的装饰,就如同筼筜书院正厅讲堂中,赫然入目的办院理念:旧学商量,新知培养。提及这一办院理念,王维生又再次提起中国的传统书院。“传统书院的功能主要是教育、修书、藏书和祭祀,但这些功能现在已经被现代学校、出版社、图书馆等机构取代了。”
国人对国学的重视,正迅速推动国学复兴的潮流,但在国内,却没有书院发展的先例,那么要如何发展现代书院?对于王维生来说,书院作为传统教育的载体,要在现代社会发展,学习、客观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不一定都是好的,所以我们不能走老路。但现代教育也是有欠缺的,所以现代书院应该是现代教育体系之外的补充。也就是‘去其糟粕,取其精髓’。”
在筼筜书院的各种国学课程中,“海峡国学研讨会”无疑是一个最特色的品牌,有“海峡第一讲”美名。“‘海峡国学研讨会’首先是针对两岸共同话题,可以拉近彼此距离;其次,厦门的特殊地理,使厦门拥有便利文化沟通地位;最后,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发展下的传承和发扬。”王维生如是说。
筼筜书院,已然屹立在两岸交流的先锋浪潮之上,更是获得两岸学者、政府机构的肯定,这是现代中国之“大现代”,更是这座国学书院的“现代”。
表情三 走进很地道
“地道”,这个词在中国人的字典里,应该是多多益善吧。地道的家乡菜、地道的伦巴舞曲、地道的苏州刺绣……总之是万变不离“褒义”之宗,但凡人、事、物,被冠以“地道”二字,足以令人刮目相看。
筼筜书院的“地道”要如何解读?在和王维生的交谈中,有几句话至今让我记忆深刻,“我们不是在追潮流,不是噱头”、“我们是实实在在地在做”、“创意不离谱,建筑让人赏心悦目,氛围让人心灵宁静”、“我们初步达到理想状态”……
有点书生气的王维生,用淡淡的口吻说出这些话,句句铿锵!
据王维生介绍,筼筜书院的建设过程中,在国内外挑选了好几拨的建筑师,并考察了国内现存的多个传统书院,旨在为国学爱好者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建成后的筼筜书院拥有三大主要职能:为学术研讨提供场所,让各种学术观点在这里交流碰撞;在新时期弘扬国学的平台,满足市民精神层面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为两岸学者共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搭建桥梁。
在筼筜书院,除了“地道的建筑”,“地道的教学”显得更为重要。王维生有一个“系统学习”构想,“现在筼筜书院小孩子和成人教育都有,但小孩子多一些。知识,要从小学起,才能学得好,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要持之以恒。比如小孩的教学,在几年间分为10个层次,蒙学阶段学三字经、千字文,初中、高中再推进……”尽管王维生说这个构想还在论证中,但却让我们看到?书院办学的“地道精神”。
常出入筼筜书院,听两岸名家讲座,看不同人对经典的不同解读,对我们这般离开学校多年的人来说,更像一次难得的“补课”,筼筜书院今年的成人班报名人数仅一周就有500余人,足见其“地道效应”。
“把现有做好,把握好教育质量,逐渐扩大规模以获得社会认可”,王维生用简练的语言描述着他心中筼筜书院的未来之路,而“教育培训样刊”、“文库”、“两岸国学论坛”等书院规划,已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地道,筼筜书院,当之无愧!